1、
外墙乳胶漆雨痕的类型
产生雨痕问题一般是有色的外墙乳胶漆,尤其是颜色较深、明度较低的乳胶漆漆膜。当颜色越深,出现雨痕时该现象就越严重。白色的也会产生,但没有深色漆那么明显。同时,受雨水的冲刷程度不同,雨痕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同。基层、腻子层的化学成分析出也会加重雨痕现象。
结合长期对外墙乳胶漆雨痕现象的观察,发觉外墙乳胶漆雨痕现象的轻重程度、产生的机理均不一样,根据其产生的机理和严重程度,大致可将雨痕现象分为3种类型:溶出雨痕(亮斑)、冲刷雨痕、泛碱雨痕。
2、各类雨痕现象分析
2.1 溶出雨痕现象
溶出雨痕是指
外墙乳胶漆施工完成后,短期内(通常1周到1个月)遇到小雨或阵雨,墙面局部受到雨水冲淋,漆膜中的部分物质溶出,形成点状或条状的光斑,这类雨痕在这里称为“溶出雨痕”。通过模拟实验,局部用水淋过的乳胶漆漆膜出现了水流流过的痕迹,出现了发亮斑点。通过观察,水流过的地方有发亮的溶出物,比漆膜原本的光泽高,造成了雨痕、发花现象。通过对溶出物质进行采集、分析,发现其主要成分是各类阴离子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。由于漆膜耐水性差或漆膜干燥时间不够,性能未全部建立,遇到雨水后溶出的表面活性剂导致了雨痕现象的产生。
2.1.1 溶出雨痕的原因分析
长沙乳胶漆是一个复杂的混合分散体系,很多原材料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。归结一下乳胶漆体系表面活性剂的来源,包括(1)乳液;(2)各类助剂,如润湿剂、分散剂、消泡剂、增稠剂等;(3)色浆。这些表面活性剂在某些时期内会存在于漆膜里面或慢慢迁移至表面,绝大部分表面活性剂是亲水型的,当漆膜遇到雨水后,雨水很容易就会溶出或冲刷掉这些表面活性剂。如果雨水只是局部或短时间淋洒在乳胶漆漆膜上,局部带出或冲走漆膜的表面活性剂,漆膜就会出现各种条状或点状痕迹,造成乳胶漆漆膜光泽、颜色不一,出现溶出雨痕(亮斑)现象。如果下大雨,墙面整体受到雨水的冲刷,溶出雨痕现象是比较轻微的,基本看不到雨痕问题,这是由于雨水整体冲掉表面活性剂,使得漆膜颜色、光泽没有对比反差所致
。
2.2 冲刷雨痕现象
这类雨痕主要集中屋檐,窗台下面。雨水打在屋檐、窗台上,积聚后顺着一些固定位置往下流淌,时间长了,漆膜表面就留下一道道痕迹,这类痕迹在这里称为冲刷雨痕。
2.2.1 冲刷雨痕的原因分析
外墙乳胶漆是在户外应用的一种建筑装饰材料,其性能的好坏,直接决定其对建筑物的装饰、保护所产生的效能。当外墙乳胶漆的耐水性能存在缺陷,就可能会引起冲刷雨痕的问题。另外,外墙乳胶漆施工完成后,漆膜没能在短时间内干燥固化就遇到下雨,也很容易产生雨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。雨水长期在建筑物同一位置往下流,会给该位置留下雨水流过的痕迹,合理的滴水线,集雨设计非常重要。因此,我们可以总结出冲刷雨痕产生的原因:(1)漆膜的耐水性能差;(2)漆膜干速慢,干燥时间不够;(3)建筑设计不够科学合理。
2.3 泛碱雨痕现象
这类雨痕发生的位置跟冲刷雨痕差不多,大部分集中在屋檐或窗台下面,但这类水痕的产生基本在施工后一、二次下雨后就出现了。水流过的漆膜表面呈现发白,表面好像有一层雾状物,有时还有白色结晶体,这类雨痕在这里称为泛碱雨痕。
2.3.1 泛碱雨痕原因分析
这类雨痕主要是基材中的碱性物质或盐类,由于雨水的渗入而迁移至漆膜中间或表面,破坏了漆膜或改变了漆膜颜色而形成的雨痕,通常水流过的地方才会出现,而且过水量越大的地方雨痕越明显。外墙乳胶漆施工的基材基本是水泥基材质,水泥中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钙(CaSiO3),它是一种弱酸强碱盐,在遇水的情况下,硅酸钙水解呈碱性,其化学式为:CaSiO3 + H2O →水解→Ca²⁺+ H2SiO3 + OH⁻ 。其碱性的高低与CaSiO3的含量成正比。在水大量存在的情况下,水便成为流动载体,将大量的Ca²⁺ 、OH⁻通过漆膜的毛孔和裂缝渗透到涂膜表面,与空气反应形成泛碱,其化学式为: Ca²⁺ + OH⁻+ CO2 → CaCO3 ↓(泛碱)+ H2O,泛碱会造成漆膜颜色的改变和破坏,这样就导致水流过的地方留下一道道的痕迹,这是泛碱雨痕产生的主要原因。